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文学
巴盐北出大竹河
2023
09/18

图片

汉江与嘉陵江分水岭


  悠悠峡江,巍巍巴山,雄奇险峻,神秘莫测,这特殊的环境孕育了巴人。古代巴人习性刚猛,建立起一个地跨今川、陕、渝、湘、黔六省市的古代泱泱大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不可磨灭的篇章。巴人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对食盐的采制和经营。


  综观四川的产盐地区,也就是四川社会经济发展最出色的地区,其最早被人类发现的地面盐泉区,也是人类文化发育最早的地区。从罗家坝、中坝等新石器时期出土的制盐工具遗存来看,制盐在距今五千年以前便开展起来了,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巴人母族巫朌发现盐泉制盐换取物品,使“朌”部族强盛起来。


图片

明通古盐井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巴人更是首先发现了大巴山溪河谷中水下的盐泉。巴人是善水的民族,只有他们才能在水里的活动中发现和开发水下的盐泉。巴人发明了用木头做成大桶在河中隔开淡水采集盐水,从而使盐的产量大增。从此,盐开始了“巴盐”的历程,至今人们仍称盐为“盐巴”。水下盐源的发现和创造用木桶隔开淡水取盐卤的采集方法,是巴人的一大发明。


图片

上古盐泉至今仍在流淌


食盐的运销,促使巴人进行水、旱两路交通的开发。盐泉多在深山峡谷之中,盐出水路,巴人在滩险水急的河流上开辟了可供独木舟航行之道。为了将盐运出大江大河转上下各地,巴人不得不发展造船业,从独木舟到舢舨船,到战国末期已能造出大船。


图片

巴人行舟(老照片)


巴盐北出水上通道在古代只有任河,任河在四川万源境内称“大竹河”。清代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夔行记程》载:“大竹河商贾聚集,为太平镇水程之所。自东而西可行船,山内所产药材、茶叶,由此顺流而下紫阳(陕西)任河口,计程三百六十里,合汉江,直达襄樊。”任河是连接古代巴山南北渠江、嘉陵江和汉江地域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也是巴盐北出的大通道。


任河是汉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巫溪和陕西省镇坪三县交界的大燕山(古名万顷山)的“三棵树”,海拔高达2360米,依流程所处区位分上、中、下段。上游名城口河、九江;中游名大竹河、北江;下游名任河、外权河。


图片

任河流经重庆市城口县巴山镇


任河下游入陕西省紫阳县境内汇入汉江。任河将大巴山脉分为大巴山(狭义)和米仓山。大巴山是我国的名山,为川、甘、陕、鄂四省边境山地总称,包括摩天岭、米仓山、武当山和凤凰山等。任河以东、汉江以南为狭义的大巴山。历史记载中的大巴山包括巴山南北,是广义的“巴山”。


图片

任河边大巴山


任河一名,民间传说颇多,好奇的人们众说纷纭,至今却无定论。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卷27中载:“(广城县)县治王谷,谷道南出巴獠,有盐井。”广城县设于南北朝时代。后来历经战乱,陕西金州人口锐减,今紫阳一带亦极荒凉,“王谷”之名后多不见于记载。明代紫阳始设县治,见于《明史》。《明史》记载:“(四川)达州太平县……北有北江,又北入陕西紫阳县界,名任河,入于汉江”。


任河口又称“鱼脯谷口”。《水经注〉载:汉水又东地鱼脯口,西城,广城二县,指此谷而分界也:”巴史专家邓少琴先生认为:任河是《水经·沔水注》之彭溪,是板循蛮巴人的聚居之地。


图片

航拍鱼脯谷口(紫阳)


任河下游任姓颇多,人们认为任河以此得名。据《史记·秦本记》和《六国年表》均记载:有“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任鄙为汉中守。”任鄙“安定巴人,防御楚人”,抚恤巴人与楚争战阵亡者的家属,封阵亡巴人首领为“白虎神”建庙祠祀。任鄙还自称是“古之任国,太皞之后,云女女娲处”,领头参加巴人祭祖活动,依照巴人古风行事,增强了对巴人的凝聚力和向善性。任鄙在汉水上游古之巴地形响较大,“任河”之名是否由此而来仍可再考。


图片

开县温泉盐井旧址(刘登平摄)


历史上万源、城口、东乡(今宣汉)等地是巴盐的主要生产区,至今在这些地区仍遗留有如万源的“并溪”、“桂花盐井”,宣汉的“厂溪”、“盐井坝”,五宝的“盐井盆”等等地名。城口县的盐厂一直生产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些地区从汉代起,封建国家实行食盐专营,临近的开县、云阳、奉节、巫溪更是著名的产盐区。宋《太平寰宇记》卷137《宣汉井场》记载:场在“(达)州东1200里,无乡里,管二百户,地名长腰咸,源出大江(前河)龙骨石窟中涌出,滩名羊门,两岸山岩峭峻,咸源出于山下,遂煎成盐。其场风俗,男女不耕蚕,货卖用杂物代钱。祖称白虎,死不选坟墓,设斋不以亡辰,虽三年晦朔不饗。习性旷硬,语无实词,皆风土使然”。《元丰九城志》记载达州从后蜀开始设有“通明院”专管盐政收税,有“宣汉”、“盐井”、“温澜”三个盐场,同时设有“盐场关”(即今盐场镇)。通明院的旧址,就是今天万源市的“旧院”。


图片

万源旧院镇


古代巴盐北去,主要是走任河水道。元末明初,前、中、后三河盐场包括今开县温汤井盐运销,均由达州南昌滩土司管辖。明成化年间土司改流,土司冉家仍专营食盐直到民国年间。冉家盐店遍及各地,仅万源罗文就先有宣汉冉家的“光裕公”后才有刘万成的“同心福”、何岱山的“协泰祥”、傅泽咸的“信义”等10余家盐店。民国初年,冉家盐店撤走。


图片

大竹河镇旧貌


  明、清时期,客船可以从大竹河直航武汉。大竹河镇曾经是任河航运的重要码头,是闻名川陕的四大古镇之一,素有“小武汉”之美称。当年的古镇繁华而热闹,各路商贾云集,大巴山的茶叶、核桃、生漆、中药村等农副土特产品和巴盐,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出川,换回一船船布匹、煤油、白货纸张等生活物资进巴山。


图片

今日大竹河镇


太平天国时期,长江中下游食盐困难,清政府调取巴盐用木船从任河运出。任河下游木栏峡口留有当时记事碑刻,据说至今仍存。抗日战争时期,海盐被日军阻运,国民政府采取“川盐济楚”政策。1939年,民国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投资,由紫阳县县长胡启明在大竹河镇档口设“通益”盐号,有木船100只,每天运出食盐10万余公斤。1948年,西北盐务局为销售青颗盐,禁止川盐入陕境,任河盐路从此终止巴盐北出的运营。


图片

汉江帆影(老照片)


  任何流域最大的场镇除城口县城和紫阳县城外,就数万源的大竹河场。该镇位于万源市东北部,东邻重庆市城口县,北连陕西省紫阳县、镇巴县,任河水顺场镇流过。1933年,红军在川陕建立根据地,曾在此设立城口县苏维埃政府,是万源的重要场镇之一。大竹河为川、陕、鄂商贸物资的必经之地和中转站。


图片

巴山人力背夫


民国及以前,大竹河地区的物资输出主要靠水运,川盐和达县(今达州市)的黄表纸从中河官渡(今宣汉新华镇)起运,靠人力肩负翻越荆竹山、翀天观、马鬓岭和羊跳岩等高山峡谷120多里至大竹河,再上船水运至陕西或湖北。城口县西北部和万源北部的桐油、茶叶输出也是由大竹河水运出川。湖北、陕西的棉花、布匹,安徽的药材(茯苓、砂仁、黄连、白叩、槟榔、地黄)和花椒经水路运至大竹河后上岸由人力和畜力中转川东各地。时称“一条黄龙出川去,一条白龙进川来”,就是指黄表纸由大竹河转运入陕西,陕西的棉花经水运至大竹河经销。


图片

中国画·《巴山古镇大竹河》·(刘伯俊绘)


清朝咸丰年间以前就有外地商人在大竹场镇立商号、建会馆,中街码头悬有“万商云集”木匾:1921-1948年,大商号有“通益”号、“怀记”号、“盛兴协”号、“长发”号和“兴顺”号。其中程长发的“长发”货栈和“兴顺”货栈均设有经理,账房先生约数十人至百余人。任河上樯接帆连,每天往返航行木船300余只,船工和运力每天出入达2000余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0000吨左右,可以说是市场繁荣、生意兴隆。三峡轮船通行后,出入任河的物资有所减少,食盐、棉花、黄表、红茶、药材仍然经过此地。解放后,万源、紫阳两地均设有航运管理站,分段管理任河的水上运输。


图片

任河之上的川陕高速公路


汉渝公路,襄渝铁路开通后,任河水上航运逐渐消失。如今的川陕高速公路,从巴山站起向北一直沿任河河道直至紫阳任河口,路面均在河道之上。从空中俯览,昔日任河河谷中只见高速路面而不见任河之水流矣。今天的大竹河镇仍静静默守在任河水边,深藏着昔日的繁华。


图片

 大竹河镇深藏昔日繁华


来源:青藤文化传播

0